??綿陽和諧人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
Mianyang Harmony Life 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. Ltd
《史記》載“黃帝居軒轅之丘,而娶于西陵之女,是為嫘祖,嫘祖為黃帝正妃”。嫘祖,是我國絲綢的偉大發明家,和炎黃二帝同一時期,是有史籍記載的我們中華各族人民的偉大母親。而千古傳頌的黃帝元妃、妻子嫘祖,其故里何在呢?
考證解開千古之謎
四川省鹽亭縣,始建于東晉安帝義熙元年(405)年。西魏時“以近鹽井”而名鹽亭。目前,不僅有大量的出土蠶桑文物、化石、嫘祖文化遺跡,唐代《嫘祖圣地》碑,而且還有許多關于嫘祖發現天蟲、養蠶制絲的傳說。經四川鹽亭嫘祖文化研究會,證明四川省鹽亭縣為嫘祖出生地,解開了困擾史學界的千古之謎。
嫘祖生于鹽亭青龍山。
在鹽亭縣城南60公里,金雞鎮和高燈鎮交界處有一山為嫘祖山,嫘祖山的嫘祖穴,相傳是嫘祖出生地。傳說嫘祖誕生于5000年前的古西陵國,故里即今四川省鹽亭縣金雞鎮青龍山嫘祖穴。少年時的嫘祖便顯現出與眾不同的聰慧。一天,嫘祖在摘桑葚時,偶然發現桑蟲結的黃繭,便摘來含在口中玩耍,由于唾液浸泡加熱溶解了膠質,嫘祖無意中順手理出了繭中的絲線。用手一摸,還挺結實,不像蜘蛛絲那樣容易斷。聰明的嫘祖頓生編織蠶絲以代替獸皮樹葉作衣服的欲望。后來,嫘祖將野桑繭變為家養,又發明了一些繅絲的工具,實現了她以絲綢作衣服的夢想。從此,開啟了西陵部落衣著文明時代,結束了穿樹葉、披獸皮的生活方式。此后,年輕的嫘祖以發明絲帛而稱雄西陵,并受到黃帝的仰慕。便與黃帝聯盟聯姻,巡行天下,教民養蠶,普及蠶桑絲綢文化。輔佐黃帝,統一中原,奠立國基,是以稱她為母。如今,鹽亭每個與絲織有關的地名都有一個嫘祖蠶桑織業的故事在流傳,老百姓仍保留有每年祭祀嫘祖的民俗。
絲綢之源就在鹽亭。
中華學者探密人類遺址認定,世界絲綢之源在嫘祖故里鹽亭。鹽亭人民充分認識到嫘祖文化是祖國絲綢文明的里程碑,絲綢文化又是巴蜀文化與中原文化相融相依的見證,因而努力恢復了嫘祖的歷史地位與她的本來面目。相信在不遠的將來,嫘祖故里———四川鹽亭,將以嶄新的姿態出現在天府之國,迎接海內外來賓。
“嫘祖故里之爭,由來已久。”綿陽市學者李德書認為,由于歷史書中均未指明嫘祖出生地西陵究竟在哪里,因而造成千古之謎,爭論不息。
嫘祖故里究竟在哪里?綿陽嫘祖文化研究中心負責人介紹,上世紀80年代初,隨著鹽亭縣唐碑《嫘祖圣地》碑文的發現,最終破解了這一謎團,引起了國內專家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,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派專人前來考察,最終確定四川鹽亭為嫘祖故里。2002年,經過中國史學界專家的共同努力,編輯出版《炎黃匯典》一書,這一定論載入書中。但是,關于嫘祖故里的紛爭,由此卻愈演愈烈,先后有專家就鹽亭縣有關嫘祖實物遺跡予以質疑。為了維護四川鹽亭縣是嫘祖故里這一事實,綿陽嫘祖文化研究專家先后多次撰文,就國內部分學者提出的質疑觀點,引經據典,逐一進行反駁,最終收效甚微。
嫘祖故里就在鹽亭
就在國內專家爭執不已之時,兩本權威刊物的出版,讓綿陽嫘祖文化研究專家吃下了定心丸。
綿陽嫘祖文化研究中心負責人介紹,2007年,鹽亭《蠶絲祖神傳說》(嫘祖傳說),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,首次以政府的名義,對鹽亭嫘祖文化研究予以肯定,最終還了嫘祖的本來歷史面貌。但是,爭論依然沒有停止。今年5月,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的《中國歷史》(七年級·上),再次明確“四川鹽亭是嫘祖故里”這一結論。在這本初中教科書中,編著者以大量篇幅,引用史料和學者論述,對鹽亭嫘祖故里進行詳細介紹。而此前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會出版的《四川歷史與社會》中,也就此進行詳盡介紹。
“這兩本教科書的出版,是嫘祖故里就在鹽亭的有力證明。”何天富說,在大量歷史資料的支撐下,鑒于上述不可爭辯的事實,今年7月23日,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向鹽亭縣委、縣政府發函,又明確將鹽亭命名為“嫘祖文化圣地”。
咨詢熱線:18081268589 E-mail:719516185@qq.com 傳真:0816-2282761
地址:四川省綿陽市游仙區民生路6號 歡迎來電咨詢
版權所有 Copyright ?2016-2017 綿陽和諧人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
網絡備案號:粵ICP備14000102